共 7 条
黄芪多糖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38
作者:
杨五彪
陈群力
马灵筠
付银峰
万学东
余燕妮
康健
席守民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动脉硬化/病理生理学;
甘油三酯类/血液;
胆固醇酯类/血液;
内皮缩血管肽1/血液;
黄芪属植物;
动物,实验;
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的胆固醇喂养;黄芪多糖(APS)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的胆固醇喂养,同时腹腔注射APS(12.0mg/kg);卡托普利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的胆固醇喂养,同时灌喂卡托普利(15.0mg/kg);10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清或血浆三脂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计算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TG、TC、MDA、ET-1、NO、CRP明显升高(P<0.01),HDL-C/TC比值、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较大(P<0.01);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而APS组与模型组比较,TG、CRP、NO、MDA、ET-1明显下降(P<0.01),TC无明显变化,HDL-C/TC比值、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芪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免疫调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14 / 918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