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泥盆世石松植物研究综述

被引:8
作者
薛进庄
郝守刚
王德明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晚泥盆世; 石松植物; 多样性; 分支分析;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6.145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对中晚泥盆世代表性的石松植物做了归类总结,并分析了其生殖结构、根器官和解剖特征的分化。该时期的石松植物除了可归入石松目、原始鳞木目或广义水韭目的分子之外,还存在大量难以归入现有分类体系的分子。由于化石保存及性状的独特性,目前尚很难确定这些属种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分类学上的多样性。在性状层次上,无论是生殖结构、根器官、还是解剖特征,中晚泥盆世的石松植物都体现了高度的复杂性。这些植物既拓宽了对石松植物整个谱系的性状演化的认识,也暗示在进行谱系分析及分类时不仅要基于一些整体植物种或者接近完整的属种,而且必须重视众多卫星分类单元的系统位置以及它们的演化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08 / 8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亚鳞木属及其相关属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J].
王祺 ;
郝守刚 ;
王德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858-870
[2]   湖北晚泥盆世斜方薄皮木的新观察 [J].
耿宝印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90, (12) :951-956+997
[3]   论薄皮木属——据发现于新疆准噶尔地区的新材料 [J].
李星学 ;
窦亚伟 ;
孙喆华 .
古生物学报, 1986, (04) :349-379+492
[4]   湘鄂交界地区中泥盆世晚期云台观组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朱家柟 ;
胡雨帆 ;
冯少南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3, (01) :75-81+102
[5]  
Anatomical Characters of the Axes of Arborescent Lepidophytes of the Siberian Devonian;ReferredtoLepidodendropsis kazachstanicaSenkevitsch1961..IURINA A;LEMOIGNE Y;.Palaeontographica.1975,
[6]  
A Study of the Carboniferous Lycopsid;Paurodendron;gen nov..FRY W L;.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1954,
[7]  
Clevelandodendron ohioensis;genet sp.nov.a Slender Upright Lycopsidfromthe Late Devonian Cleveland Shale of Ohio..CHITALEY S;PIGG K B;.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