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支水平井压力系统分析模型

被引:26
作者
黄世军
程林松
李秀生
雷小强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多分支水平井; 节点; 分析模型; 压力分布; 产量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9 [模拟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在开发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流体力学相关理论,采用整体压力系统分析方法,考虑到多分支水平井各分支在主井眼井底的相互干扰,建立了以上井眼井底为求解节点、从油藏到井口的多分支水平井压力系统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综合考虑了多分支水平井中的油藏渗流、水平段多相管流、弯曲段和垂直段多相管流以及采油举升方式,推导并提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利用压力系统分析模型,可求解多分支水平井的协调产量和协调流压,以及多分支水平井在协调点的产量和各分支水平段沿程压力分布及产量分布。对裸眼完井方式下三分支水平井自喷采油时的协调产量和协调压力实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求解应用前景广阔的多分支水平井不同举升方式下协调产量及协调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多分支井的技术展望 [J].
张立平 ;
纪哲峰 ;
付广群 .
国外油田工程, 2001, (11) :36-37
[2]   多分支井钻井完井技术新进展 [J].
张绍槐 .
石油钻采工艺, 2001, (02) :1-3+83
[3]   水平井筒内压降对水平井向井流动态关系的影响 [J].
刘想平 ;
蒋志祥 ;
江如意 ;
刘翔鹗 .
石油钻采工艺, 2000, (01) :42-45+84
[4]   油层中渗流与水平井筒内流动的耦合模型 [J].
刘想平 ;
郭呈柱 ;
蒋志祥 ;
刘翔鹗 ;
郭尚平 .
石油学报, 1999, (03) :90-94+7
[5]   管内两相流沿程摩阻压降与单相摩阻系数 [J].
王弥康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5) :52-55+117
[6]   多底井钻井技术 [J].
李剑波 .
断块油气田, 1995, (03) :51-55+58
[7]  
油气钻探新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编, 1998
[8]  
流体力学大全[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王平等译,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