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热载体干馏桦甸油页岩试验研究

被引:12
作者
王擎
肖冠华
孔祥钊
张立栋
机构
[1]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油页岩; 回转干馏炉; 固体热载体; 干馏;
D O I
10.19718/j.issn.1005-2992.2013.05.004
中图分类号
TE66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处理量为5 kg/h油页岩的回转干馏炉装置,以桦甸油页岩为原料,高温热灰作固体热载体,对该油页岩进行干馏特性试验研究。考察了干馏过程中油页岩出油率的影响因素,经试验发现主要包括固体热载体初温、回转干馏炉转速、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混合比以及油页岩粒径大小。基于上述的实验结果研究了热载体初始温度600℃800℃、回转干馏炉转速15 r/min21 r/min、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混合比2~5以及油页岩粒径分布0~5 mm对油页岩出油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固体热载体初温为750℃、回转干馏炉转速为19 r/min、固体热载体与油页岩比例为4 1及油页岩粒径大小在0~3 mm分布的工况下,油页岩的出油率达到最高,且为95%。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页岩颗粒在回转干馏炉内停留时间的正态性分析 [J].
李少华 ;
张立栋 ;
余侃胜 ;
张轩 ;
王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14) :13-18
[2]   国外油页岩干馏工艺研究开发进展附视频 [J].
韩晓辉 ;
卢桂萍 ;
孙朝辉 ;
王志奉 ;
耿卫东 .
中外能源, 2011, (04) :69-74
[3]   油页岩与固体热载体在回转干馏炉内混合特性的冷态实验 [J].
张立栋 ;
李少华 ;
余侃胜 ;
张轩 ;
王擎 .
化工进展, 2011, (03) :492-497
[4]   世界油页岩开发利用现状及预测——并记2010年国内外两次油页岩会议附视频 [J].
李术元 ;
钱家麟 .
中外能源, 2011, (01) :8-18
[5]   回转式干馏炉内影响颗粒混合运动因素的数值分析 [J].
李少华 ;
张立栋 ;
张轩 ;
余侃胜 ;
王擎 ;
郝万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02) :32-38
[6]   世界油页岩开发利用近况——记美国第28届国际油页岩会议 [J].
李术元 ;
岳长涛 ;
王剑秋 ;
钱家麟 .
中外能源, 2009, 14 (02) :16-24
[7]   桦甸油页岩的微波干馏特性 [J].
王擎 ;
桓现坤 ;
刘洪鹏 ;
孙佰仲 ;
贾春霞 .
化工学报, 2008, (05) :1288-1293
[8]   油页岩的综合利用 [J].
何永光 ;
宋岩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5, (01) :53-56
[9]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灰载体煤干馏技术的分析 [J].
项友谦 ;
王昌遒 .
煤化工, 2003, (06) :21-25
[10]   UTILIZATION OF OIL SHALE RETORT GAS [J].
Soeoet, Peet-Mati ;
Voll, Hendrik ;
Koiv, Teet-Andrus .
OIL SHALE, 2012, 29 (03) :24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