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不同的两种扇三角洲相识别与对比

被引:25
作者
陈景山 [1 ]
唐青松 [1 ]
代宗仰 [1 ]
谭秀成 [1 ]
刘景环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水动力; 重力流; 牵引流; 琼东南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构造背景、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特征等的研究,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中识别出特征明显不同的两种海洋扇三角洲相。靠山型扇三角洲相紧邻高地物源区,发育于盆缘断层下降盘坡度较陡的斜坡区,沉积物往往很粗,分选较差,粒度概率曲线多呈弧形或一段式斜线形,常见重力流成因的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表明沉积水动力以重力流作用为主,兼有牵引流作用。靠扇型扇三角洲相以紧邻陆上冲积扇为特征,通常发育于盆缘断层下降盘坡度相对平缓的斜坡区,沉积物一般较粗,分选较好,粒度概率曲线以两段式和多段式为主,常见牵引流成因的各种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表明沉积水动力以牵引流作用为主,兼有沉积物重力流作用。靠扇型扇三角洲相砂体的储集性能优于靠山型扇三角洲。盆地边缘斜坡较陡和海平面较高,有利于靠山型扇三角洲相的发育;当盆地边缘斜坡较平缓和海平面相对较低时,则有利于靠扇型扇三角洲相的发育。随盆缘斜坡坡度和海平面升降变化,这两种扇三角洲相可以互相演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85 +1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模拟及沉积动力学分析 [J].
程立华 ;
陈世悦 ;
吴胜和 ;
鄢继华 ;
姜在兴 ;
王建伟 ;
刘云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4) :33-38
[2]   再论双河油田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J].
张昌民 ;
尹太举 ;
张尚锋 ;
淡卫东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1) :1-4+141
[3]   琼东南盆地构造坡折带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J].
肖军 ;
王华 ;
陆永潮 ;
赵忠新 ;
陈亮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3) :55-63
[4]   砂质扇三角洲沉积过程实验研究 [J].
张春生 ;
刘忠保 ;
施冬 ;
张吉来 ;
王德玉 ;
朱广社 ;
马永宁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2) :1-4
[5]   扇三角洲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 [J].
张春生 ;
刘忠保 ;
施冬 ;
贾爱林 .
沉积学报, 2000, (04) :521-526+655
[6]   河北滦平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扇三角洲发育的控制作用 [J].
武法东 ;
陈永进 ;
李寅 ;
焦养泉 .
现代地质, 2000, (02) :179-184
[7]  
沉积岩石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澄林,朱筱敏主编, 2001
[8]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 科学出版社 , 龚再升等著, 1997
[9]  
扇三角洲模式[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王寿庆著, 1993
[10]  
Submarine features of modern open-sea fan deltas, Huon Peninsula, Papua New Guinea[J] . Keyu Liu,Keith A.W. Crook,John Hughes Clarke,Greg P. Whitmore.Sedimentary Geology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