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利率传导与货币政策调控

被引:41
作者
许少强 [1 ]
颜永嘉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利率传导; 货币政策调控;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5.11.006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施监管套利,反映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上,即是突破货币当局对于利率的管制,改变货币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进而对货币政策调控发生作用的渠道和方式产生影响。过去几年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给整个金融体系运行带来的改变,正在印证这一进程。本文基于传统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的简化资产负债表构建理论模型,推导了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不同利率之间传导路径的可能影响,进而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改善了市场化利率的传导,优化了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外部环境;但市场化利率传导的效率和效果还有待提高,亟待更多的配套制度予以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影子银行、信贷渠道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 [J].
毛泽盛 ;
许艳梅 .
财经论丛, 2015, (03) :39-47
[2]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王振 ;
曾辉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12) :58-67
[4]   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 [J].
裘翔 ;
周强龙 .
经济研究, 2014, 49 (05) :91-105
[5]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路径选择和应对之策 [J].
王国刚 .
金融评论, 2014, 6 (02) :1-18+123
[6]   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 [J].
巴曙松 .
经济纵横, 2013, (04) :27-30
[7]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的经验研究:总量融资结构的新证据 [J].
姚余栋 ;
李宏瑾 .
世界经济, 2013, 36 (03) :3-32
[8]   中国的影子银行会成为另一个次债? [J].
黄益平 ;
常健 ;
杨灵修 .
国际经济评论, 2012, (02) :42-51+5
[9]   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 [J].
周莉萍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01) :44-53
[10]   利率双轨制与中国货币政策实施 [J].
何东 ;
王红林 .
金融研究, 2011, (12)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