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山西段西柳沟铅锌矿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5
作者
康鸿杰 [1 ]
孙柏年 [1 ]
刘晓煌 [1 ]
李相传 [1 ]
朱多录 [1 ]
张维昕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北祁连山; 稳定同位素;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8.03.016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柳沟铅锌矿位于北祁连山西段以钨、钼、铜、铅、锌等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之西端。为探讨其成矿流体的来源,选择了该矿床主成矿期的9件矿石样品,挑选其单矿物,并对保存于石英中的原生包裹体做了D,O同位素分析,分析显示成矿流体的δDV-SMOW值为-47‰-72‰;成矿期石英矿物的δ18O介于11.9‰14.1‰之间,与石英平衡的热液水的δ18OH2O‰值为-0.79‰3.64‰之间(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90℃);矿体石英包裹体δ13CV-PDB‰值介于-6‰-4.2‰之间。成矿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6℃384℃,集中于140℃200℃;盐度ω(NaCleq)为1.05%9.86%,多数为1.74%6.45%。研究表明:西柳沟铅锌矿是浅成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岩浆期后热液型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是以岩浆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北祁连山西段西柳沟钨钼矿的Re-Os定年及地质意义 [J].
刘晓煌 ;
孙柏年 ;
屈文俊 ;
康鸿杰 ;
吴靖宇 .
岩石学报, 2007, (10) :2434-2442
[2]   金佛寺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胡能高 ;
苏建平 ;
张海峰 ;
冯备战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6, (01) :5-12
[3]   河北省东坪碲化物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地幔流体与成矿关系 [J].
毛景文 ;
李荫清 .
矿床地质, 2001, (01) :23-36
[4]   东天山西滩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地球化学 [J].
丰成友 ;
薛春纪 ;
姬金生 ;
张连昌 ;
李华芹 .
矿床地质, 2000, (04) :322-329
[5]   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 [J].
葛肖虹 ;
刘俊来 .
地学前缘, 1999, (04) :223-230
[6]   祁连山金佛寺岩体的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J].
张德全,孙桂英,徐洪林 .
地球学报, 1995, (04) :375-385
[7]   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初探 [J].
冯益民 ;
吴汉泉 .
西北地质科学, 1992, (02) :61-73
[8]  
北祁连山构造-火山岩浆-成矿动力学[M]. 中国大地出版社 , 夏林圻等著, 2001
[9]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郑永飞, 2000
[10]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M]. 地质出版社 , 刘斌,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