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分析

被引:24
作者
赖昌生 [1 ]
张蕙缨 [2 ]
机构
[1]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苦味中药; 四性分布; 归经分布; 类别分布; 升降浮沉; 毒性;
D O 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5.01.0072
中图分类号
R285.1 [中药药性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分析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收取中药466味(不包括附药),以每味中药的名称、类别、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主治、升降浮沉、毒性作为中药性能数据表的字段,输入具体数据。以微软公司的Access为数据库,用VBA为开发工具,编写程序将数据整理规范,利用Access查询功能,得出数据。结果:苦味中药寒性最多,温性次之,平性药位居中第三,凉性药位居第四,热性最少。结论:苦味中药具有理气宽中、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药、清热泻火解毒、清化热痰等多种功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苦味中药降糖效应及机理研究 [J].
张文萍 ;
吴敏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06) :93-95
[2]   《黄帝内经》“苦味”探析 [J].
黄玉燕 ;
汤尔群 ;
桑希生 .
辽宁中医杂志, 2012, 39 (07) :1238-1240
[3]   神经系统毒性中药及其与药性和有效成分的关系——对102种中药神经系统毒性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 [J].
宋秉智 ;
高耀宗 .
中医药研究, 2001, (04) :52-53
[4]   肝毒性中药及其与药性和有效成分的关系——对55种中药肝毒性文献资料的分析报告 [J].
宋秉智 ;
施怀生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 (01) :18-19
[5]   计算机模式分类技术──中药质量与中药组方研究的新方法 [J].
苏薇薇 ;
吴忠 ;
梁仁 .
世界科学技术, 1999, (03) :33-37
[6]   五味与四气、归经、毒性关系再探讨 [J].
骆和生 ;
魏炜佳 .
中国医药学报, 1990, (04) :30-32+81
[7]   苦味归经探讨 [J].
骆和生 ;
魏炜佳 .
中药材, 1989, (09) :42-43
[8]   苦味药的药性理论探讨 [J].
陈勤 .
中医杂志, 1986, (10)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