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植物篱/大豆间作根系相互作用对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郭忠录 [1 ]
钟诚 [2 ]
蔡崇法 [1 ]
丁树文 [1 ]
王中敏 [3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
[3]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植物篱; 大豆; 间作; 根系分隔; 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7 [观叶树木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15N标记土壤的箱栽试验,探讨了地下部分隔作用对植物篱/大豆间作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根草/大豆间作系统中大豆吸N量,无隔和网隔处理比板隔处理分别增加20.1%和0.6%,香根草吸N量分别高出7.4%和24.2%;而紫穗槐/大豆间作系统中大豆吸N量,无隔和网隔处理比板隔处理分别降低28.3%和15.9%,紫穗槐吸N量依次降低14.3%和24.3%。香根草/大豆间作系统中,大豆植株15N丰度网隔处理低于无隔处理,而香根草15N丰度则表现为根系无隔时较高;紫穗槐/大豆间作系统中紫穗槐和大豆的15N丰度都表现为根系无隔时较低。在培栽条件下,间作抑制了大豆生长,影响到大豆N素的吸收利用;与大豆根系间相互作用抑制了紫穗槐生长,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香根草生长,推测根系分布在养分吸收利用中占重要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 [J].
孙辉 ;
唐亚 ;
谢嘉穗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114-117
[2]   小麦//蚕豆间作中的种间氮营养差异比较研究 [J].
肖焱波 ;
李隆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4) :396-400
[3]   用15N富积标记和稀释法研究旱作水稻/花生间作系统中氮素固定和转移 [J].
褚贵新 ;
沈其荣 ;
张娟 ;
肖龙云 ;
峁泽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4) :385-389
[4]   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系统中的氮素固定与转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褚贵新 ;
沈其荣 ;
曹金留 ;
茆泽圣 ;
钟增涛 ;
赵龙 .
土壤学报, 2003, (05) :717-723
[5]   等高植物篱控制紫色土坡耕地侵蚀的特点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张光远 ;
蔡崇法 ;
丁树文 ;
史志华 ;
黄丽 .
土壤学报, 2002, (01) :65-74
[6]   黔中黄壤丘陵旱坡地香根草、紫穗槐的水土保持效应 [J].
张文安 ;
徐大地 ;
刘友云 ;
肖厚军 ;
严绪成 ;
何成文 ;
韦小平 .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02) :41-42
[7]  
中国紫色土[M]. 科学出版社 , 何毓蓉等著, 2003
[8]  
Competition for 15 N-labeled fertilizer in a pecan ( Carya illinoensis K. Koch)-cotton ( Gossypium hirsutum L.) alley cropping system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J] . Samuel C. Allen,Shibu Jose,P.K.R. Nair,Barry J. Brecke,Craig L. Ramsey.Plant and Soil . 2004 (1)
[9]  
Competition in tree row agroforestry systems. 2. Distribution, dynamics and uptake of soil inorganic N[J] . S.J. Livesley,P.J. Gregory,R.J. Buresh.Plant and Soil . 2002 (2)
[10]  
Below-ground interactions in dryland agroforestry[J] . Johannes Lehmann,Inka Peter,Claudia Steglich,Gerhard Gebauer,Bernd Huwe,Wolfgang Zech.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