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实践

被引:22
作者
金育强
黄玉珍
胡科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非均衡; 体育; 发展战略; 失衡;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07.12.044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中国体育选择非均衡发展战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回顾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实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体育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通过奥运战略、体育社会化、体育市场化三种方式确立的;中国体育发展的非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体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体育发展不均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以及竞技体育内部发展不平衡;中国体育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必须警惕发展失衡;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体育非均衡发展进行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1712 / 17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 [J].
秦椿林 ;
孟文娣 ;
苗治文 ;
靳厚忠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07) :865-868
[2]   对平衡问题的哲学思考 [J].
崔晓汉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43-48
[3]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演变 [J].
肖林鹏 ;
杨志勇 .
体育学刊, 2003, (02) :135-136
[4]   几种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J].
司正家 .
实事求是, 1999, (06) :47-50
[5]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 学习出版社 ,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2006
[6]  
和谐社会笔记[M]. 上海三联书店 , 邓伟志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