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低渗油藏成藏过程
被引:99
作者:
罗晓容
[1
]
张刘平
[1
]
杨华
[2
]
付金华
[2
]
喻建
[2
]
杨飏
[2
]
武明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成岩过程;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低渗油藏;
西峰油田;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1段低渗储层油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长81段低渗储层成岩过程、沥青赋存状态的细致观察,分析了古流体的活动特征,总结出西峰油田长81段储层经历了多期成岩过程,其间至少发生了3期油充注。在前人及作者先前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峰油田低渗储层的特征,结合对各种可能的油气成藏模式的动力学条件分析,提出研究区较为可信的成藏模式:在侏罗纪晚期,储层孔渗性良好,长73段优质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进入长81段输导体系,在浮力作用下发生侧向运移,并第一次成藏;以后随盆地发生翘倾构造活动,已聚集的油发生散失,而持续的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使得储层变为低渗;早白垩世以来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中,油气利用先前与油长期接触而具亲油性的残留路径网络,沿优势输导通道侧向运移、聚集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770 / 778+837
+83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