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渡湖湿地保护与渔业生产优化模式探讨

被引:11
作者
李立银 [1 ]
倪朝辉 [1 ]
李云峰 [1 ]
吴恢碧 [1 ]
彭桂元 [2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 武汉市新洲区水产科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涨渡湖; 湿地; 灌江纳苗; 生态渔业; 江湖联系; 保护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3 [渔业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涨渡湖湿地渔业进行人力的利用起始于1952年,渔业生产主要是以人工投放、天然生长为主,鱼类资源自然增殖为辅的粗放型管理模式。1992~2004年每年平均投放大规格鲢、鳙鱼种量为279 014.8 kg,平均捕捞量为755 439 kg,平均捕捞收入为3 329 143.52元,产量变幅范围为36 691~506 135 kg,其中有9个年份变幅在100 000kg以上。涨渡湖湿地渔业利用存在产权与经营权分离、沉水植物急剧消退、菱角资源未加合理利用、灌江纳苗与分洪调蓄不能协调等方面问题。从常规鱼类放养型渔业、名优鱼类精养型渔业以及综合型渔业方面对涨渡湖湿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了建立江湖联系机制的4点建议;并在优化生产模式、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严格控制污染、搞好综合治理、加强宣传管理、促进湿地恢复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涨渡湖湿地的一系列保护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66 / 3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洞庭湖黄颡鱼生物学特性 [J].
肖调义 ;
章怀云 ;
王晓清 ;
肖克宇 ;
戴振炎 .
动物学杂志, 2003, (05) :83-88
[2]   湿地保护的意义及我国湿地退化的原因与对策 [J].
王丽学 ;
李学森 ;
窦孝鹏 ;
刘冀 ;
石志强 .
中国水土保持, 2003, (07) :12-13
[3]   湖北省湿地的保护与利用 [J].
王学雷 ;
蔡述明 ;
曾艳红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5) :437-441
[4]   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增殖保护对策 [J].
柳富荣 .
现代渔业信息, 2002, (08) :26-28
[5]   鄱阳湖黄颡鱼生物学研究 [J].
刘世平 .
动物学杂志, 1997, (04) :11-17
[6]   涨渡湖水生态系的结构和生产力的研究 [J].
魏青山,傅彩红,樊启学,王卫民,卢焱清,何宴开,姚福林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4) :390-396
[7]   涨渡湖鳜鱼增殖技术研究 [J].
何晏开,余幼如,卢炎清,黄树森,邱建平,林姚福 .
水利渔业, 1994, (03) :24-27
[8]   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对策 [J].
刘建康 ;
曹文宣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2, (01) :17-23
[9]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国家林业局等编制, 2000
[10]  
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张觉民,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