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保障模式选择与政策优化:政府如何权衡“倒U曲线”演变中的机会公平与结果均平?

被引:23
作者
贾康
张晓云
机构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住房保障模式; 住房保障支出; 倒U曲线; 机会公平; 结果均平;
D O I
10.19477/j.cnki.11-1077/f.2012.07.001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本文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将世界上它国住房保障的实践划分为两种极端情形,即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和欧洲的社会市场模式,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政府支出角度研究住房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论证了两种不同的保障模式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提出了政府住房保障支出水平的"倒U曲线"。然后根据研究揭示的住房保障经济规律,使用相关数据估算了我国住房保障支出占GDP比重的基准,并进一步通过政府支出基准与实际支出的比较,对我国现行住房保障模式进行了估判,进而探讨了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中我们形成了关于住房保障模式选择与政策优化的六点认识:(1)政府住房保障支出水平在一个国家通常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倒U曲线,我国目前正位于倒U曲线的前半段,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住房保障支出会继续增长。(2)注重机会公平的住房保障模式会增进效率,而注重结果均平的模式有可能损害效率,政府在住房保障模式的选择上,需要权衡机会公平与结果均平的关系。(3)我国目前还不具备选择注重机会公平的美国自由市场模式的市场经济条件,主要体现为结果均平的欧洲社会市场模式,原则上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与社会经济现状。(4)近年我国住房保障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实际上是从一度注重机会公平与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转向了更为注重结果均平为导向的"双轨统筹"制度建设道路。(5)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保持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以及住房保障政策的连续性。(6)有必要结合倒U曲线的演变轨迹,动态探索我国住房保障模式的优化问题,特别是注重把握在拐点前后把握好我国住房保障的政策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住房模式选择向何处去 [J].
陈杰 .
探索与争鸣, 2012, (01) :61-64
[2]   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的“是与非” [J].
杨红旭 .
上海房地, 2011, (01) :9-11
[4]   金融危机下欧洲国家经济衰退原因比较分析——以欧洲不同住房模式、住房价格变化为视角 [J].
余南平 .
欧洲研究, 2010, 28 (02) :59-78+2
[6]   2007—2009年国家推出的保障性住房政策——2007—2009年保障性住房实施效果评价及政策建议(连载一) [J].
谷俊青 .
中国建设信息, 2010, (03) :47-49
[7]   新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考察 [J].
宋士云 .
中共党史研究, 2009, (10) :102-110
[8]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弹性分析 [J].
李艳芳 ;
陶军德 ;
杜国明 ;
吕颖 .
商业经济, 2009, (09) :20-22
[9]   杭州居民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分析 [J].
徐如浓 ;
梁媛媛 .
特区经济, 2008, (05) :50-51
[10]   论居民收入分配中政府维护公正兼顾均平的分类调节 [J].
贾康 .
涉外税务, 2007, (0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