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铜矿区化探找矿指标及效果

被引:1
作者
班义江
机构
[1] 广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七二队
关键词
原生晕; 断裂带; 矿带; 内生晕; 原生异常; 断层带; 构造带; 泥盆系盖层; 次生晕; 次生异常; 铜矿区; 寒武系; 矿体; 含矿断裂; 化探; 地球化学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两江铜矿区,原来只是一个矿点,1972年以来,我们与地质相配合,在区内开展系统的化探找矿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勘探结果表明,该区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铜矿区.本区化探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天窗"内寒武系地层出露区进行浅部找矿;第二阶段,在"天窗"周围泥盆系地层分布区寻找原岩覆盖下的深部盲矿体.区内化探已详查面积为50多平方公里.投入方法为次生晕及原生晕法.次生晕采样网度为100×20米,采样层位为残坡积土B层.原生晕法是在获得次生异常的区段进行,测线间隔不等,一般为20米至100余米.点距一般为10米,遇断裂则加密至5~2米.分析元素,除氟、碘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外(氟、碘元素应用于第二阶段),其余用化学简易分析和光谱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9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