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相机的冬小麦物候和碳交换监测

被引:15
作者
周磊
何洪林
孙晓敏
张黎
于贵瑞
任小丽
闵程程
赵凤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数字相机; 涡度相关; 冬小麦; 物候参数; CO2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数字相机自动、连续监测植被冠层物候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依托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探讨了数字相机在监测冬小麦生长状况及生态系统碳交换方面的作用,得到如下结果:(1)利用数字相机图像提取的比值绿度指数G/R能较好地反映冬小麦冠层物候变化,通过分析比值绿度指数G/R的时间序列,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冬小麦关键生育日期(与人工观测数据比较,误差<3 d),表明数字相机可以作为物候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2)数字相机图像获取的比值绿度指数能较好地模拟冬小麦总生态系统碳交换量GEE,R2为0.66,叶片最大光合同化速率与比值绿度指数G/R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利用数字相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作物生理生态过程。从而为我国开展不同陆地生态系统自动连续物候监测,深入研究不同生态系统物候和碳循环的关系提供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5146 / 51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数字图像技术在夏玉米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应用 [J].
张立周 ;
王殿武 ;
张玉铭 ;
程一松 ;
李红军 ;
胡春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06) :1340-1344
[2]  
数据处理方法不确定性对CO2通量组分估算的影响[J]. 刘敏,何洪林,于贵瑞,孙晓敏,朱旭东,张黎,赵新全,王辉民,石培礼,韩士杰.应用生态学报. 2010(09)
[3]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冬小麦不同施氮和灌溉处理颜色特征分析 [J].
宋振伟 ;
文新亚 ;
张志鹏 ;
蔡万涛 ;
陈阜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4) :350-355
[4]   物候学研究进展及中国现代物候学面临的挑战 [J].
葛全胜 ;
戴君虎 ;
郑景云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25 (03) :310-316
[5]   ChinaFLUXCO2通量数据处理系统与应用 [J].
李春 ;
何洪林 ;
刘敏 ;
苏文 ;
伏玉玲 ;
张雷明 ;
温学发 ;
于贵瑞 .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05) :557-565
[6]   基于图像的植物叶面积无损测量方法研究 [J].
谭峰 ;
高艳萍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5) :170-173
[7]   应用数字图像技术估测冬小麦冠层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的研究 [J].
单成钢 ;
廖树华 ;
龚宇 ;
梁振兴 ;
王璞 .
作物学报, 2007, (03) :419-424
[8]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and th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a farmland ecosystem in North China Plain[J]. LI Jun, YU Qiang, SUN Xiaomin, TONG Xiaojuan, REN Chuanyou, WANG Jing, LIU Enmin, ZHU Zhilin & YU Guirui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9]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J].
李俊 ;
于强 ;
孙晓敏 ;
同小娟 ;
任传友 ;
王靖 ;
刘恩民 ;
朱治林 ;
于贵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210-223
[10]   植物物候研究进展 [J].
李荣平 ;
周广胜 ;
张慧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3) :3541-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