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钉螺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顾金荣
宫昌华
王诗芳
沈莲萍
郭源华
机构
[1] 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
关键词
钉螺; 野外采集; 产卵量; 幼螺; 食料; 平面型; 成螺; 斜面; 人工繁殖; 繁殖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血吸虫病的各项实验研究需要大量的血吸虫尾蚴,是依靠人工感染野外采集的钉螺而取得的。随着大规模防治运动的开展,采集钉螺愈来愈困难,因而我们从1972—1973年开始人工繁殖钉螺。从比较饲养环境及食料组成着手,从产卵数、孵出率、幼螺成长及感染血吸虫尾蚴等方面考核效果,通过小型到扩大试验,第一批于1973年中,共繁殖了三代4万余只钉螺,经以血吸虫毛蚴感染,证明能比野外钉螺获得更好效果,为今后在钉螺不易采集的情况下,继续供应尾蚴,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Iwamoto (岩本) 1969 Factors influencing productivity of cultures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nosophora (Prosobranchia: Hydrobiidae). Davis,G. M. and Y. Amer. J. Trop. Med. Hy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