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地区姚家组二、三段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13
作者
杨明达
杨明辉
刘鸿友
赵洪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北京鼎诚信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3] 中国矿业大学
[4]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姚家组二、三段; 海坨子地区; 松辽盆地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海坨子地区勘探存在沉积体系、沉积相带及砂体展布对油气控制因素不清等问题 ,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和各类化验分析资料 ,采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 ,对海坨子地区姚家组二、三段开展沉积微相精细研究 ,搞清了骨架微相砂体类型和几何形态 ,总结了不同时期沉积微相平面时空演化规律 ,确定岩性尖灭带位置 ,分析沉积相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指出有利油气聚集相带及优质储层发育带 ,为在该区寻找隐蔽性油气藏提供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348 / 3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松辽白垩纪湖盆湖水环流与隐蔽油藏勘探 [J].
安作相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5, (02) :107-113
[2]   应用特征分析法预测松辽盆地扶余油层有利勘探区 [J].
郭少斌,刘招君,刘万洙,杨光 .
石油实验地质, 1994, (02) :157-163
[3]   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新立地区扶余油层成岩作用初步研究 [J].
白玉润 .
石油实验地质, 1987, (02) :151-163+196
[4]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K1q3+4)沉积环境 [J].
楼章华 ;
谢鸿森 ;
蔡希源 ;
王玉华 ;
李本武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1) :71-75
[5]   应用专家系统技术评价松辽南圈闭的含气性 [J].
陈志高,李检龙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4) :427-434
[6]   裂谷盆地的理论模拟──以松辽盆地为例 [J].
刘翠荣,陈发景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6, (03) :274-282
[7]   松辽盆地南部上侏罗一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J].
杨长清 .
石油实验地质, 1995, (04) :334-342
[8]   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层序地层与油气聚集规律 [J].
郭少斌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7, (04) :340-343
[9]   一个大型弧后裂谷盆地的沉积充填模式——以松辽盆地为例 [J].
陈建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0, (01) :50-54
[10]   试论松辽盆地湖盆三角洲沉积类型 [J].
石国平 ;
矫革峰 ;
张书麟 .
石油实验地质, 1984, (04) :27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