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新近系馆陶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区意义

被引:24
作者
孙小霞 [1 ]
李勇 [1 ]
丘东洲 [2 ]
肖敦清 [3 ]
武站国 [3 ]
张连雪 [3 ]
陈蓉 [1 ]
赵瞻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3] 大港油田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新近系; 重矿物; 物源;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骅坳陷馆陶组发育一套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的沉积体系,储集物性较好,是研究区内的重要储油层。整个黄骅坳陷新近系物源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重点利用统计学中的Q型聚类及R型聚类的方法对重矿物含量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不同的重矿物组合区及相应的母岩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重矿物含量特征可划分出A—D 4个不同的重矿物组合区,其中A、B、C区的母岩类型与周围燕山、沧县、埕宁3个古隆起的岩石类型能很好对应,重矿物稳定系数所揭示的物源方向也与3个古隆起位置相吻合;D区与前3个分异性很大,且重矿物稳定系数极高,应为远源搬运的沉积物,远于周围的古隆起,可能与古黄河沉积物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统计分析在松辽盆地西部地层母岩类型研究中的应用 [J].
马锋 ;
刘立 ;
闫华 .
世界地质, 2003, (04) :331-338
[2]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近系馆陶组沉积特征 [J].
王玉满 ;
袁选俊 ;
黄祖熹 ;
王少春 .
古地理学报, 2003, (04) :404-413
[3]   南黄海和东海北部陆架重矿物组合分区及来源 [J].
王昆山 ;
石学法 ;
林振宏 .
海洋科学进展, 2003, (01) :31-40
[4]   板桥凹陷沙三段沉积体系与物源分析 [J].
陈纯芳 ;
郑浚茂 ;
王德发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55-62
[5]   论华北平原的黄河古水系 [J].
吴忱 ;
许清海 ;
阳小兰 .
地质力学学报, 2000, (04) :1-9
[6]   黄骅坳陷高柳地区重矿物物源分析 [J].
李珍 ;
焦养泉 ;
刘春华 ;
郑红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6) :3-5
[7]   沉积盆地物质来源综合研究——以南堡老第三纪亚断陷盆地为例 [J].
焦养泉 ;
李珍 ;
周海民 .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5) :16-20
[8]   渤海湾地区古水系特征 [J].
姜培海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 (03) :56-61
[9]   重矿物聚类分析在物源分析及地层对比中的应用——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地区为例 [J].
武法东 ;
陆永潮 ;
阮小燕 ;
周平 .
现代地质, 1996, (03) :106-112
[10]  
渤海湾早第三纪油区岩相古地理及储层[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澄林等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