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同构造煤类型煤层气开发

被引:18
作者
李辛子 [1 ]
王赛英 [1 ]
吴群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
关键词
构造煤; 煤层气; 非均质性; 开发; 系统分析;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3.05.004
中图分类号
TD842 [开拓与准备工作];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我国构造煤类型多,分布广泛,蕴含的煤层气资源量大,探明率低,开发难度大。本文在野外和实验室综合研究基础上,提出适合于煤层气资源开发的"描述+成因"的构造煤分类方案,按照固结类型将构造煤划分为未固结构造煤、固结构造煤两大类,及其对应的碎散煤、脆性煤和韧性煤3个系列,各种类型的构造煤依照形状或特殊结构构造进一步加以描述区分。不同类型的构造煤组合具有较明显的横向和垂向含气分带性特征,形成典型的构造非均质性煤层气藏。我国低煤阶构造煤和中高煤阶构造煤的发育情况与区域大地构造发生和演变具有相关性。构造煤煤层气开发更加强调系统论思想和配套技术集成开发,根据构造煤发育强度及赋存状态的差异,开发对象包括煤层、顶底板和夹矸(薄夹层)等含煤岩系;根据不同的开发对象,应有针对性地选用包括增温驱气等系统配套技术进行勘探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919 / 9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Mechanism of methane flow through sheared coals and its role on methane recovery ☆.[J].Huoyin Li;Yujiro Ogawa;Sohei Shimada.Fuel.2003, 10
[2]  
The influence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on some ge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als—a possible indicator of outburst potential.[J].Yunxing Cao;Alan Davis;Ruixuin Liu;Xianwei Liu;Yugui Zha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02, 2
[3]  
Structure and coalbed methane occurrence in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s.[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2, 11
[4]   煤层气地面开发非常规模型设计及应用 [J].
陈美英 ;
王庆伟 .
中国煤层气, 2009, 6 (04) :28-33
[5]   温度变化对煤层气解吸效果的影响 [J].
曾社教 ;
马东民 ;
王鹏刚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4) :449-453
[6]   构造煤成因-结构-构造分类新方案 [J].
王恩营 ;
刘明举 ;
魏建平 .
煤炭学报, 2009, 34 (05) :656-660
[7]   构造应力对煤化作用的影响——应力降解机制与应力缩聚机制 [J].
曹代勇 ;
李小明 ;
张守仁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1) :59-68
[8]   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煤流动的宏观与微观力学表现 [J].
刘俊来 ;
杨光 ;
马瑞 .
科学通报, 2005, (S1) :56-63
[9]   煤演化过程中力化学作用与构造煤结构 [J].
张玉贵 ;
张子敏 ;
谢克昌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95-99
[10]   构造煤结构及其储层物性特征 [J].
姜波 ;
琚宜文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27-2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