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人格结构探索——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

被引:47
作者
张建新
周明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人格特质结构; CPAI; NEO-PI; 六因素模型; 人际关系性; 开放性; 文化普适性/文化特殊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研究人格特质背后潜在的结构一直是人格心理学家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存在着人格结构因素(维度)之争;而论证某一人格特质结构的文化普适性(etic)或者文化特殊性(emic),则成为当今人格特质研究者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因而存在着彼一人格结构与此一人格结构能否相容之争。文章回顾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M),并通过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样本在“六因素”结构中的“人际关系性(IR)”和“开放性(O)”因素上的显性/隐性表现,指出人格因素数量及其理论定性之争很可能仅具有方法学意义,对于真正了解人格的本质并非关键。真正找到人类共有的和某一人群特有的人格特质结构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心理学家超越各自理论、彼此平等接纳、从文化的、乃至遗传的角度共同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8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王登峰
    崔红
    [J]. 心理学报, 2003, (01) : 127 - 136
  • [2] 编制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AI)的意义与程序
    宋维真
    张建新
    张建平
    张妙清
    梁觉
    [J]. 心理学报, 1993, (04) : 400 - 407
  • [3] 中国人使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表的结果分析
    宋维真
    [J]. 心理学报, 1985, (04) : 346 - 355
  • [4]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
    陈仲庚
    [J]. 心理学报, 1983, (02) : 211 - 218
  • [5] 大六人格因素的临床价值——中国人人格测量表(CPAI)、大五人格问卷(NEOPI)与MMPI-2临床量表的关系模式[A]. 张建新,张妙清,梁觉.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