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鉴定及生理小种的初步检测(英文)

被引:5
作者
朱桂宁 [1 ]
黄福新 [1 ]
冯兰香 [2 ]
杨宇红 [2 ]
秦碧霞 [1 ]
机构
[1]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关键词
番茄晚疫病菌; 交配型; 生理小种; 鉴别寄主; 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412 [番茄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0-2006年,从广西8个番茄产区采集了508份番茄晚疫病标样,分离纯化获得239个晚疫病菌株。交配型鉴定结果表明,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以A1交配型为主,占总菌株数的96.65%;发现8个A2交配型菌株,分布于田阳县、田东县、武鸣县和柳州市。利用6个含有不同单显性抗番茄晚疫病基因的番茄材料T s19、T s33、W.V a700、CLN 2037B、L 3708和LA 1033为鉴别寄主,初步鉴定了来自7个番茄产区32个代表菌株的生理小种,结果共鉴定出5个小种,即T0、T1、T1,2、T1,2,4、T1,2,3,4,5;其中小种T1,2和T1,2,3,4,5是优势小种,分别广泛分布于5个和3个番茄产区,出现频率分别占37.50%、34.37%;其次是小种T0和T1,分别分布于5个和3个番茄产区,出现频率分别占15.63%和9.37%;小种T1,2,4仅在田阳县发现,出现频率为3.13%。这表明广西番茄晚疫病病菌具有复杂的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0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