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

被引:24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胡海清
陈先珍
俞建安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
[2] 东北林业大学
[3]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4]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福建南平
[5] 福建南平
[6] 哈尔滨
[7] 福建武夷山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景观要素分析; 斑块特征; 景观破碎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针对近年来开展生态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给风景区带来巨大生态影响的问题 ,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从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角度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进行初步的研究 ,以期为今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中 ,马尾松林、茶园与农田是风景区中 3个主要景观类型 ,三者面积与周长之和分别占全区的 84 .5 81%和 81.6 6 9% ;景观要素的面积、周长、斑块数的分布极不平衡 ,尤其在 3类主要景观类型中 ,在斑块面积、周长方面差异显著 ;各景观要素面积与周长的分布极为相似 ,而斑块数的分布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景观要素面积、周长、斑块数等斑块特征分析表明 ,茶园、居住地、经济林等人工或半人工经营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 ,而马尾松各天然林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低 ,从而证明了人类经营活动的干扰是导致自然风景区景观破碎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 3参 18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7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