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地区早三叠世溪口组深水沉积及其演化

被引:16
作者
李培军
侯泉林
孙枢
李继亮
机构
[1]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
[2]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浊积岩; 砂质等深积岩; 孤立滑塌岩块; 早三叠世; 溪口组; 闽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 [外力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闽西南地区早三叠世溪口组 (T1x)是一套复杂的深水沉积 ,包括浊积岩、砂质等深积岩及外来的孤立滑塌岩块 .深水浊积岩可分为 5种相和 7种亚相 ,分别属于上扇、中扇和下扇环境的 5种相组合 ;砂质等深积岩是改造浊积岩而形成的 ,多以孤立的薄层发育于浊积岩中 ,内部发育典型的牵引流沉积构造 ,但垂向上不构成任何固定的层序如Bouma序列 ,其古水流方向与浊流流向垂直 ;在局部地区 ,于该组中下部发育的一些大的鲕粒灰岩块体 ,是从浅水边缘滑动至深水盆地的 .上述 3类沉积物的时空分布表明 ,早三叠世早期研究区存在完整的由浅海到半深海 -深海的被动陆缘 ,当时的陆坡倾向南东 ,这一时期为海平面上升期 ,海平面的上升及孤立滑塌岩块的发育可能暗示这一时期海域的逐渐收缩和消亡 .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闽西南地区早三叠世溪口组浊流沉积 [J].
李培军 ;
侯泉林 ;
李继亮 ;
孙枢 .
沉积学报, 1997, (04) :52-59
[2]   闽西南地区下三叠统溪口组中的孤立滑塌岩块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培军 ;
侯泉林 ;
李继亮 ;
孙枢 .
科学通报, 1996, (24) :2250-2253
[3]   福建下三叠统溪口组浊积岩的发现其意义 [J].
吴岐 ;
郑云钦 .
岩相古地理, 1990, (06) :1-7
[4]   闽西南地区东部逆冲推覆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J].
陶建华 .
福建地质, 1987, (04) :249-270
[5]  
Deep waterfacies,process,andmodels:areviewandclassificationschemeformod ernandancientsediments .2 PikeringKT,StowD,WatsonM,etal. EarthScienceReview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