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空间过程阻力面模型的初步研究——以浙闽赣边界区分析为例

被引:7
作者
吴绍华
李植斌
周生路
陈东湘
不详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浙江理工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
[3]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江苏南京
[4] 浙江杭州
[5] 江苏南京
关键词
要素流; 阻力面; 空间分析; 空间经济过程; 浙闽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经济过程是各种要素流集聚和扩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素流的运动必然受到阻力的作用。基于此考虑,提出了经济过程阻力面模型,用以表示一个地区经济过程阻力的空间分布以及经济过程的运动趋势。空间经济过程阻力面模型对研究要素流的运动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浙闽赣(ZMG)边界区案例分析为例,模型计算得到的ZMG阻力面图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浙闽赣交界区的物资流的阻力状况。ZMG边界区正如温台、闽南、江西经济发达区内的一个高阻力值的“岛”,从ZMG阻力面图可以看到有两个峰,一个在浙闽交界区(庆元、景宁),另一个在闽赣交界区(光泽、邵武)。在浙江境内的阻力线密度大、阻值高,说明浙江境内物资流动的地区差异明显。两峰之间为鞍(通道),武夷山市处于这个“鞍”之上,同时展示了该模型在启示省域边缘带发展规划中的现实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J].
张序强 ;
李华 ;
董雪旺 ;
张桂兰 .
经济地理, 2003, (02) :276-279
[2]   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 [J].
俞孔坚 .
地理学报, 1998, (S1) :11-20
[3]  
理论经济地理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铮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