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西北缘石炭-二叠纪构造转换期变形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0
作者
晏文博 [1 ,2 ]
王国灿 [1 ,2 ]
李理 [1 ]
张雷 [3 ]
郁军建 [1 ]
杨钢 [4 ]
陈旭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湖北省地质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准噶尔西北缘; 石炭-二叠纪; 构造转换; 变形分析; 构造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 [古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扎伊尔山至哈拉阿拉特山一带详细的构造变形分析,揭示出准噶尔西北缘主要发育以下3组构造组合:近南北向、北东-南西向和近东西向.其变形序列为:晚石炭世早期,发育近南北向褶皱-冲断构造;晚石炭世时期,近南北向构造线受牵引拖拽呈北东-南西向,达尔布特、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以右旋走滑拉出或侧向楔冲形式构造就位于上覆石炭系中;晚石炭世晚期至二叠纪,发育以达尔布特断裂为代表的北东-南西向伸展断裂,伴随广泛的中基性岩脉及花岗岩侵入;二叠纪末至三叠纪初,发育广泛的近东西向劈理、哈山一带逆冲推覆构造及达尔布特左旋走滑活动.石炭纪至二叠纪,西准地区经历了从俯冲到碰撞再到碰撞后陆内变形的演化过程,伴随着挤压和伸展多期构造叠加,充分体现了该地区复杂构造转换变形的动力学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20
页数:1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