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古陆核内部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8
作者
郑翻身 [1 ]
康屹青 [1 ]
康红在 [2 ]
张凤禹 [3 ]
狄永军 [4 ]
机构
[1]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3]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鄂尔多斯; 古陆核; 玄武质岩浆; 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古老、稳定的鄂尔多斯古陆核上,经过初步的金刚石找矿工作发现了一些来自深源的金刚石指示矿物;并在这些指示矿物异常区的源头,发现了玄武质岩浆岩。这些深源岩浆主要呈弱的喷发或爆发形式或裂隙式贯入为表现特征。它的发现可以证明冀鲁辽古陆核在中生代强烈活化的同时,鄂尔多斯古陆核也出现较弱的岩浆活动。它提供了一个研究大陆岩石圈的窗口,同时对本地区的金刚石找矿可能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华北陆台中段吕梁期的SW-NE向碰撞──晋蒙高级区孔兹岩系进入下地壳的构造机制 [J].
吴昌华 ;
钟长汀 .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 (03) :28-50
[2]   中、新生代全球岩石圈水平运动特点及其对中国大陆构造演化的意义 [J].
吴珍汉 .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3) :20-22
[3]  
岩石圈研究的现代方法.[M].张炳熹等主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
[4]  
华北地台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M].池际尚等著;.科学出版社.1996,
[5]  
火成岩石学.[M].孙鼎;彭亚呜 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