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银杏研究的文献分析

被引:9
作者
彭成
曹小玉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
[3] 成都
关键词
银杏; 有效成分; 化学成分; 白果; 活性成分; 化学组成; 期刊分布; 副主题词; 核心期刊; 重点期刊; 文献分析; 主题分析; 剂型; 相关文献; 年代分布; 期刊总数; 文献类型; 银杏口服液; 生物医学文献; 治疗应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 [];
学科分类号
10 ;
摘要
<正> 银杏的药用历史悠久,首载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谓其治“小儿生火,以菜油调搽皮面上,风血或大疮不出者”,“采叶捣烂,搽雀斑甚妙”。其后,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谓本品“止泻痢”。银杏的现代研究近10年越来越广泛,银杏产品的开发利用也向多领域发展。因此,本文从情报学的角度,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式,对近10年来的银杏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广大科研人员及情报部门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1987~1996年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文献分析 [J].
曹小玉 ;
彭成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8, (03) :59-60
[2]   国外近年细胞凋亡研究的文献分析 [J].
杨晓辉 ;
赵琼瑶 .
医学图书馆通讯, 1997, (02) :54-55
[3]   论我国银杏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建议 [J].
严朝贵 .
中国药房, 1997, (01)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