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社区”理论的新思考——以在京农民工言语共同体为例

被引:21
作者
夏历
机构
[1]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言语社区; 农民工; 后双言制社区; 短时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数百名农民工语言状况的实地调查研究,在社会学界已经证实农民工靠"精神"联结形成非区域社区的基础上,从语言学的角度证实北京市农民工构成一个新型的言语社区,并称之为在京农民工言语共同体。这一共同体的出现扩大了言语社区的研究范围,丰富了言语社区的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 [J].
姜振华 ;
胡鸿保 ;
不详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02, (04) :121-124
[2]   近期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几个热点 [J].
陈章太 .
世界汉语教学, 2001, (01) :33-38
[3]   论语言共同体 [J].
毕海荣 .
学术交流, 1998, (04) :117-118
[4]  
再论语言生活调查.[J].陈章太!100010.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 03
[5]  
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研究社会语言学.[J].陈建民;陈章太;.中国语文.1988, 02
[6]  
农民工.[M].李培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  
当代社会语言学.[M].徐大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  
社会语言学概论.[M].祝畹瑾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9]  
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夏历.中国传媒大学.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