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视野中的人民公社新探

被引:8
作者
焦金波
机构
[1] 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管理系 河南南阳
关键词
人民公社; 统购统销; 工业化; 资本积累;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5.03.039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以往史学界都是从“大跃进”的发动、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角度,认为人民公社是生产关系上“左”倾冒进错误的产物,是实现超阶段跨越的产物,并以此否定人民公社的地位与作用。但问题在于“大跃进”、向共产主义过渡失败以后,人民公社又继续存在了20多年,而且20世纪50年代末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制度并不相同,不能以前者产生的消极影响去抹煞后者的积极作用。显然,仅仅从上述角度去理解人民公社是不够的,必须从新的角度来理解。事实上,如果从工业化的视野去透视人民公社,我们就不难发现:在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统购统销是我国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寻找一个保证统购统销顺利实施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不断加速并最终产生人民公社的重要原因。人民公社作为理想的统购统销实施的组织形式,保证了统购统销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为工业化做出了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人民公社化的经验与教训 [J].
郭德宏 ;
孟庆和 .
党史研究与教学, 1992, (05) :32-40
[2]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 人民出版社 , 薄一波著, 1997
[3]  
毛泽东思想发展史[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金春明, 1993
[4]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陈吉元等主编, 1993
[5]  
周恩来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