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植物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关系及其变化

被引:93
作者
施宇 [1 ]
温仲明 [2 ]
龚时慧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植物功能型; 适应策略; 叶性状; 根性状; 延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氮含量)和细根功能性状(比根长、根组织密度、根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途径;然后根据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层次聚类,将物种划分为3大功能型,并分析了不同功能型对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149种植物的叶氮含量与比叶面积和根氮含量正相关、与叶组织密度负相关,比根长与根组织密度负相关,除了根氮含量,其余根性状与叶性状不相关。此外,功能性状间关系变化和适应策略在不同功能型之间也存在差异。功能型1的植物具有最强的耐旱力和防御力;功能型3的植物具有最强的养分维持能力用以对抗营养贫瘠的环境;功能型2的植物居中,生长速率最高,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分布最广;根据C-S-R理论,功能型1和3属于"胁迫忍耐型"策略(S策略),功能型2则属于"竞争型"(C)和"干扰型"(R)策略的综合。研究结果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规划及物种配置等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805 / 68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温带草地主要优势植物不同器官间功能性状的关联 [J].
周鹏 ;
耿燕 ;
马文红 ;
贺金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01) :7-16
[2]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植物叶片与细根性状在种间及种内水平上的关联 [J].
徐冰 ;
程雨曦 ;
甘慧洁 ;
周文嘉 ;
贺金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1) :29-38
[3]   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潜在植被分布预测与制图 [J].
温仲明 ;
焦峰 ;
焦菊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1897-1904
[4]   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的响应及其应用 [J].
冯秋红 ;
史作民 ;
董莉莉 .
林业科学, 2008, (04) :125-131
[5]   千烟洲针叶林的比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J].
李轩然 ;
刘琪璟 ;
蔡哲 ;
马泽清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93-101
[6]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植物根系分析方法 [J].
郑纯辉 ;
康跃虎 ;
姚素梅 ;
颜长珍 ;
孙泽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181-183
[7]   关于黄土丘陵典型地区植被建设中有关问题的研究Ⅲ、乡土树种在造林中的意义 [J].
侯庆春 ;
韩蕊莲 ;
李宏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2) :119-123
[8]   关于黄土丘陵典型地区植被建设中有关问题的研究Ⅰ、土壤水分状况及植被建设区划 [J].
侯庆春 ;
韩蕊莲 ;
李宏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2) :102-110
[9]   从植物群落学原理谈黄土高原植被建造的几个问题 [J].
梁一民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5) :27-32
[10]   关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学依据探讨 [J].
邹厚远,关秀琦,韩蕊莲,张信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5, (0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