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的空间异常分布及年代际变化
被引:18
作者:

刘洪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张掖市气象局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张掖市气象局

郭江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张掖市气象局
机构:
[1] 张掖市气象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张掖
[4] 甘肃兰州
来源: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春末夏初降水量;
500hPa高度;
预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河西走廊19个气象代表站建站至2002年5~6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春末夏初干旱的基本气候特征;在利用EOF和REOF方法进行降水空间异常变化分析和气候分区的基础上,讨论了第一时间系数(PC1)及各区代表站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春末夏初降水量在第一空间尺度上为全区一致;在第二空间尺度上可分为3个气候区;在第三空间尺度上可分为5个自然气候区.1980年代为近50a来降水最多的10a,1990年代有所减少,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有明显增加.前期冬季欧亚径向环流加强,亚洲区极涡面积扩大、强度加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将有利于次年春末夏初河西走廊降水偏多.欧洲青藏高原华北西太平洋的波列,特别是东亚大槽的填塞和青藏高原低值系统频繁活动,造成了500hPa高空场上"东高西低"的典型多雨流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北方气旋变化及其对西北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J]. 冰川冻土, 2003, (05) : 526 - 532王遂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 [2] 中国北方年沙尘暴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对春季高原地面感热的响应[J]. 高原气象, 2003, (04) : 337 - 345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钟海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魏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吕兰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3] 天山南坡台兰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J]. 冰川冻土, 2003, (02) : 124 - 12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时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顺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4]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J]. 冰川冻土, 2003, (02) : 157 - 164张存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红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5] 河西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对气候转型的响应[J]. 冰川冻土, 2003, (02) : 188 - 192蓝永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J]. 冰川冻土, 2003, (02) : 135 - 142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蔡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冯建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袁玉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董安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7] 20世纪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 2003, (02) : 143 - 148宋连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张存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
- [8] 黑河流量和祁连山气候的年代际变化[J]. 高原气象 , 2003, (02) : 104 - 110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冯建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陈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洪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张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9]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研究[J]. 高原气象, 2002, (03) : 267 - 273郭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杨兰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王涓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10]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 冰川冻土, 2002, (03) : 219 - 226施雅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