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总额与贸易差额的增加值统计研究

被引:46
作者
李昕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
关键词
全球化; 通关统计; 增加值统计; 投入产出表;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2.10.003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全球化发展促进了可贸易品生产链向世界延伸,出口品价值由不同生产模块上的不同国家组成,这直接导致以国为单位的传统通关统计无法正确反映国际产品分工链条中各国的实际价值创造。对折返增加值部分的重复计算不仅夸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贸易顺差同时也夸大了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本文通过将增加值法引入国际贸易核算体系发现:2002年和2007年,按增加值统计的我国贸易总额分别低于通关统计贸易总额的14.1%和20.5%,贸易顺差分别低于通关统计贸易顺差的20.3%和24.9%。利用新方法对国际贸易中的国内、国外增加值进行分解,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能从微观角度纠正传统的通关统计对双边贸易平衡真实性的误判,还可以从开放宏观角度避免这种误判可能给予实际汇率以错误的权重,使汇率成为矛盾的焦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 [J].
平新乔 .
国际经济评论, 2005, (05) :12-14
[2]   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库——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 [J].
吴松弟 ;
方书生 .
史学月刊, 2005, (03) :83-92
[3]  
投入产出技术[M].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陈锡康, 1983
[4]  
Trade, FDI,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Firms[J] . Elhanan Helpma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 2006 (3)
[5]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Hummels, D ;
Ishii, J ;
Yi, K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