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互惠——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基础

被引:18
作者
刘敬伟
蒲勇健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行为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 公平互惠; 机制设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说的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是单纯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行为经济学基础上的公平互惠理论,强调了有限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公平、互惠与合作,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公平、互惠与合作是和谐社会的经济要素。而且,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公平互惠理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微观经济理论基础,并可依据这一理论对和谐社会进行机制设计或制度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Understanding reciprocity [J].
Sethi, R ;
Somanathan, E .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3, 50 (01) :1-27
[2]   ERC: A theory of equity, reciprocity, and competition [J].
Bolton, GE ;
Ockenfels, 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0, 90 (01) :166-193
[3]   INCORPORATING FAIRNESS INTO GAME-THEORY AND ECONOMICS [J].
RABIN, M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3, 83 (05) :1281-1302
[4]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J].Richard Thaler.Marketing Science.1985, 3
[7]   寻求公平的经济人——相关实验经济学研究综述 [J].
龚霁茸 ;
费方域 .
经济学家, 2006, (02) :32-39
[8]   个人理性利弊分析 [J].
陈明珍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4, (03) :11-12+23
[9]  
道德情操论.[M].[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蒋自强等 译.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