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涨落图中神经递质变化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被引:7
作者
陈康宁
陈胜利
罗芳
覃园园
机构
[1]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并发症; 抑郁;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西酞普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2 [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应用脑涨落图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性的变化,并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7/2003-07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且有临床表现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8例,随机分为抗抑郁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治疗及康复治疗,抗抑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片,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副反应,且不能耐受,则换用氟西汀胶囊,不论西酞普兰还是氟西汀胶囊,均为每天早上饭后20mg,连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3个月,观察患者脑涨落图中各神经递质(包括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脑涨落图结果分析显示:①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4周和3个月时5-羟色胺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0.2±3.7,22.4±7.8,5.3±2.3,P<0.01),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也较治疗前升高(14.3±6.8,5.9±3.1,P<0.01),但低于同时段的抗抑郁组(P<0.01)。②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同时段对照组(9.4±6.6,5.7±3.1,7.3±4.1,P<0.01),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无差异(5.8±3.9,7.3±4.1,P>0.05)。③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3个月的γ-氨基丁酸及多巴胺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5-羟色胺和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1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脑卒中后抑郁及抗抑郁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 [J].
蒋亚斌 ;
李国成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31) :6829-6831
[2]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J].
周道友 ;
邢诒刚 ;
黄燕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5) :5325-5327
[3]   焦虑抑郁障碍患者ET的变化 [J].
陈康宁 ;
瞿伟 ;
覃园园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 (16) :1422-1425
[4]   癫痫发作与脑神经递质的关系 [J].
李秀艳 ;
王玉良 ;
杨瑞贞 ;
刘克花 ;
刘相荣 ;
王益光 .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9, (02) :4-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