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流域地貌演化及其对断裂活动性的指示意义

被引:30
作者
王林
何仲太
马保起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地貌演化; 高程-面积分析法; 水系分支比; 断裂活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931.2 [构造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戴维斯的地貌侵蚀循环学说为基础,运用SRTM-DEM数据、高程-面积分析法和水系分支比研究流域地貌发育。首先运用R ivertools软件平台从DEM数据中提取岱海流域内独立的11个小流域,其中7个位于蛮汉山山前断裂北侧的山地中,另外4个位于盆地南缘断裂南侧的山地中;然后计算每一个流域单元的高程-面积积分值和水系分支比。北侧7个小流域积分值为0.567~0.324,从西向东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南侧4个小流域积分值为0.373~0.425,数值之间比较接近。北侧7个小流域水系分支比的为2.079~2.628,从西向东总体上呈现增大的趋势;南侧4个小流域的水系分支比为2.066~2.138,数值之间比较接近。高程-面积分析法和水系分支比分析表明,北侧7个小流域均反映蛮汉山山前断裂的活动性从西向东逐渐减弱的趋势;南侧的4个小流域均反映岱海南缘断裂沿由西向东的活动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北侧7个流域高程-面积积分值与水系分支比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线性相关;两种指标综合成的主因子的变化范围是1.337-1.699,从西向东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多种分析方法均表明,蛮汉山山前断裂从西向东活动性有减弱的趋势,而岱海南缘断裂从西向东活动性变化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理工科概率统计.[M].( ) 沃波尔 (Walpole;R.E.) 等;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 [2] Arc GIS 8 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M].党安荣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3] SPSS10.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陈平雁;黄浙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 [4] 地貌学原理.[M].杨景春;李有利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5] 新构造学.[M].黄玉昆等编著;.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6,
  • [6]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M].曹伯勋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 [7] 活动构造研究.[M].强祖基;王洪涛编著;.地震出版社.1992,
  • [8]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M].国家地震局编;.地震出版社.1988,
  • [9] 大别山构造地貌的DEM初步分析
    程三友
    刘少峰
    张会平
    申旭辉
    苏三
    雷国静
    [J].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4) : 333 - 340
  • [10] 基于DEM的山东沂沭泗河流域地貌演化与水土流失研究
    孙希华
    姚孝友
    周虹
    黎家作
    李平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4) : 24 - 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