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帝国:新的革命主体和社会主义战略——奈格里、哈特《帝国》解读

被引:10
作者
张一兵
机构
[1]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关键词
奈格里; 哈特; 《帝国》; 诸众; 革命主体;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18.05.001
中图分类号
B15 [现代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因为帝国的存在是超越领土、超越民族国家的,所以帝国的主权也生成为一种非实态的、非连续性的支配和统治方式和存在方式。帝国的全球布展,除去夺取金钱之外,同时也在生产生命政治的主体,其实准确地说,是生产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帝国时代的无产阶级的主体已经突破了传统理解中那种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受到资本家剥削的工人,不是在工厂车间中从事具体生产性劳动的蓝领工人,而在分散于社会各个层面的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才成为今天的无产阶级的主体,或者说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屈从全部帝国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所有星丛式存在的个人,这就是作为新无产阶级的诸众。同时,诸众的存在也决定了全新的反抗帝国的斗争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191 +1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何为晚期马克思主义? [J].
张一兵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5) :5-8
[3]  
大同世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迈克尔·哈特, 2016
[4]  
超越帝国[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内格里, 2016
[5]  
艺术与诸众[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安东尼奥·奈格里, 2016
[6]  
帝国、都市与现代性[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罗岗执行主编, 2006
[7]  
国外理论动态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