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利用分蘖特性提高水稻产量新途径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杜金泉
岳元文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来源:
关键词:
水稻,分蘖特性,产量,新途径;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97.02.00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水稻秧田期单位面积秧苗数与秧龄对秧田分蘖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规范了扁蒲秧、带蘖秧、多蘖秧、超多蘖秧和特多蘖秧的带蘖内涵,并指出“稀播或稀寄喷多效唑、长秧龄、提高秧田整地质量、提高秧田期的管理水平”是育成“特多蘖”秧的关键。对“特多蘖”和“超多蘖”秧在稀植条件下的分蘖成穗规律进行了追踪调查,探明了分蘖发生与成穗,成穗分蘖着生叶位与穗型大小,各类蘖穗在群体穗数及产量中的贡献率,首次提出集团分蘖(穗)的概念。总结出稀植高产的新途径:特多蘖秧为依靠秧田分蘖,主攻二次分蘖成穗、提高三次分蘖穗比重的“促一增二补三”法;超多蘖秧为依靠秧田一次分蘖,主攻本田一、二次分蘖成穗的“促一增二”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