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亏灌溉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作物系数和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杨磊 [1 ]
杜太生 [2 ]
李志军 [1 ]
王振昌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调亏灌溉; 紫花苜蓿; 生长; 作物系数;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08.06.024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了探讨西北旱区饲草作物节水灌溉新途径,在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干旱荒漠绿洲区大田进行了不同调亏灌溉模式下紫花苜蓿生长、作物系数及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茬不同调亏处理最终株高差异不显著,而返青期、分枝期土壤水分下限为55%田间持水量(θf)的水分亏缺有利于增加分枝数,而茎粗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的耗水强度总体趋势是随着供水量的增加而递增。作物系数(Kc)第一茬随生育阶段逐渐增大,全年Kc随茬次递减。第一茬土壤水分下限55%θf的控水处理,有利于后继茬次生长,保证全年总产量最高。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调亏灌溉是一种有效的灌溉方式,在民勤干旱缺水地区苜蓿第一茬土壤水分下限不应低于55%θf,第二、三茬土壤水分下限保持(55%70%)θf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耗水量与耗水规律初探 [J].
党志强 ;
赵桂琴 ;
龙瑞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3) :67-71
[2]  
Plant-water relations and adaptation to stress[J] . Neil C. Turner,John E. Begg.Plant and Soil . 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