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风向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被引:22
作者
江新胜,潘忠习,傅清平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白垩纪沙漠;古风向;西风/东北信风切变带;大气环流样式演变与东亚气候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四川盆地白垩纪沙漠古风向测量结果,总结了风向变化的规律。认为该沙漠早期处于副热高压带地区的西风和东北信风切变带(divergentlatitudesofwesterlywindsandnortheasterlytradewinds)。随着气候的波动,该切变带发生了短周期的南北向漂变,造成西风与东北信风交替现象。该沙漠的晚期,由于气候的长周期波动,切变带南移,整个沙漠完全被西风带控制。从大气环流样式演变出发,讨论了东亚地区白垩纪以来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前控制东亚地区的为行星环流,为干旱气候;青藏高原隆升之后改变了原有大气环流样式,建立了东亚季风环流,使干旱气候转变为潮湿气候。四川盆地白垩纪古风向测量填补了青藏高原隆升前东亚大气环流样式地质证据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 [J].
王东坡,刘立 .
岩相古地理, 1996, (04) :6-11
[2]   中国中东部白垩纪沙漠的时空分布及其气候意义 [J].
江新胜,李玉文 .
岩相古地理, 1996, (02) :42-51
[3]   西南区白垩-第三纪沙漠及沙漠沉积学问题 第三章 古沙漠环境 [J].
江新胜 ;
陈乐尧 ;
李玉文 .
岩相古地理, 1992, (05) :38-55
[4]   鄂尔多斯地块构造演化的古地磁学研究 [J].
程国良 ;
白云虹 ;
孙宇航 .
地震地质, 1988, (02) :81-87
[5]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以来古地磁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马醒华等编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