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子的波动对多刺裸腹溞雄体发生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王金秋
张佳忆
黄博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和资源生物学系!上海,复旦大学环境和资源生物学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上海
关键词
多刺裸腹溞; 雄体发生; 混交雌体; 孤雌生殖雌体; 生态因子;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0.0034
中图分类号
Q492.4 [雄性生殖器官的生理];
学科分类号
090501 ;
摘要
采用克隆培养法,研究了几种主要生态因子的波动对多刺裸腹氵蚤雄体发生的影响和该氵蚤对上述生态因子波动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无论是一次性剧烈刺激,还是持续性渐进刺激,该氵蚤均未能直接产生雄体,即氵蚤的孤雌生殖雌体不能直接转变为混交雌体(两性生殖雌体);在光照、温度、饵料密度、pH值持续性渐进波动时,该氵蚤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7748、0.7481、0.6539和0.6310d-1ind-1,比对照组降低0.9%、4.0%、16.4%和19.3%,表明该氵蚤对饵料密度和pH值的波动较为敏感,对温度的敏感性次之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培养条件下多刺裸腹溞的生殖和种群增长参数 [J].
王金秋 ;
桑月婵 ;
堵南山 ;
赖伟 .
湖泊科学, 1999, (02) :141-144
[2]   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的生殖与发育 [J].
施心路 ;
史新柏 .
动物学报, 1996, (03) :287-296+344
[3]   发头裸腹溞雄性性别分化的诱导 [J].
邹恩民 .
动物学研究, 1994, (01) :16+22-16+22
[4]   拟老年低额溞的生长与生殖 [J].
王丹丽 ;
赖伟 .
水产学报, 1990, (04) :304-312
[5]   枝角类的繁殖和世代交替 [J].
堵南山 .
生物学教学, 1960, (05) :4-7
[6]   淡水枝角类的生殖 [J].
郑重 .
动物学杂志, 1959, (01) :22-28
[7]  
普通生态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郑师章等编著, 1994
[8]  
遗传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祖洞编著, 1991
[9]  
中国动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甲壳动物研究组 编著, 1979
[10]  
几种枝角类休眠卵的发生、结构及滞育调控的研究. 李逸平. 华东师范大学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