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湿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有智 [1 ,2 ]
吴黎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遥感技术中心
关键词
湿地; 动态变化; 驱动力; 三江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1993年和2003年2个时期的TM和ETM图像作为基本的信息源,在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Erdas软件对三江平原地区湿地数据进行提取。结果表明:(1)从土地变化结构上来看,2003年较1993年,三江平原的湿地、林地、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湿地减少的最多,达到75.05%;耕地、水域、居民点面积增加,其中耕地的面积增加最大,为23.32%。(2)通过三江平原湿地空间变化分析可知,10 a间耕地增加了924 513.33 hm2,湿地变为耕地414 125.33 hm2,占湿地减少面积的70.46%,湿地转化为耕地的贡献率为44.79%;但是耕地转换为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很少。从得到的结果分析,影响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变化有3个原因:气温升高、年降水量减少使湿地面积退缩;人口增加加快了人类开垦湿地的步伐;空间区位因子的变化对于湿地的减少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因,提出了合理利用三江平原湿地和相应的保护对策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江平原萝北县湿地农田化过程与驱动机制分析 [J].
黄妮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宋开山 ;
张柏 ;
李方 ;
任春颖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3) :382-389
[2]   近20年盘锦湿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徐玲玲 ;
张玉书 ;
陈鹏狮 ;
毛留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3) :483-490
[3]   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J].
宋开山 ;
刘殿伟 ;
王宗明 ;
张柏 ;
金翠 ;
李方 ;
刘焕军 .
地理学报, 2008, (01) :93-104
[4]   黑龙江省近50年来沼泽湿地退缩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J].
宁静 ;
张树文 ;
李颖 ;
王蕾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1) :79-86
[5]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退化现状及因素分析 [J].
吴志刚 ;
杜春晓 ;
王世岩 .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7, (05) :119-121
[6]   MODIS在三江平原湿地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J].
马龙 ;
刘闯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6, (03) :57-60
[7]   近50年来富锦湿地景观遥感与GIS的时空动态分析 [J].
王志强 ;
张柏 ;
徐振华 ;
张树清 .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01) :21-25+29
[8]   基于多时相遥感和GIS技术的湿地识别研究 [J].
阮仁宗 ;
冯学智 .
遥感信息, 2005, (02) :20-23+69
[9]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研究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杨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289-295
[10]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李平 ;
李秀彬 ;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