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民主促进、非正式制度——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三个分析视角

被引:4
作者
费钧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经济基础论; 民主促进论; 非正式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的三个分析视角:经济基础论认为公共物品的供给取决于村庄经济发展状况;民主促进论认为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提升了公共物品供给的绩效;而以宗族网络、文化惯例和社会资本等为载体的非制度因素也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产生影响。上述三个视角代表了学界对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的主要思考进路,不过它们各自存在一定的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资源丰裕、租金依赖与公共物品提供——对山西省分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庄玉乙 ;
张光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5) :115-140+244
[4]   多元权威主体互动下的乡村治理——基于功能主义视角的分析 [J].
陈天祥 ;
魏晓丽 ;
贾晶晶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1) :81-99+200
[5]   农村税费改革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 [J].
徐琰超 ;
杨龙见 ;
尹恒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1) :58-72
[6]   非正式制度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T村个案研究 [J].
温莹莹 .
社会学研究, 2013, 28 (01) :113-133+243
[8]   正式与非正式权威、问责与平滑消费:来自中国村庄的经验数据 [J].
郭云南 ;
姚洋 ;
Jeremy Foltz .
管理世界, 2012, (01) :67-78+187
[9]   村庄特征对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 [J].
卫龙宝 ;
凌玲 ;
阮建青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5) :48-53+111
[10]   华南的村治与宗族——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 [J].
孙秀林 .
社会学研究, 2011, 25 (01) :133-16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