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吸纳金融创新的时滞效应及其制度因素分析

被引:4
作者
张萍 [1 ]
吴宏 [2 ]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2] 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异质市场; 时滞效应; 制度; 吸纳;
D O I
10.13762/j.cnki.cjlc.2007.05.010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期以来,对金融创新在中国金融市场扩散吸收中的时滞效应的认识往往归咎于微观市场主体缺乏吸收能力或竞争所致,而忽略了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所具有的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与金融创新国在金融体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相关率、产权制度、市场结构等因素上存在的结构性不均衡,发现异质性金融市场间的结构和金融工具比例的差异性对金融创新扩散可能产生的阻碍机制也是引发我国采纳金融创新扩散中出现时滞现象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 [J].
沈坤荣 ;
孙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6) :52-63+205
[2]  
史永东,武志,甄红线.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预测,2003(04):1-6
[3]   我国与西方金融创新动因之比较附视频 [J].
王仁祥 ;
喻平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254-258
[4]   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评析 [J].
张波 .
南开经济研究, 2002, (01) :69-72
[5]  
Michael L. Katz,Carl Shapiro.Network Externalities,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
[6]  
韩国文著.演化经济学视野下的金融创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  
江春著.产权制度与金融市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