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湿地生态水位及生态补水方案分析

被引:15
作者
刘越
程伍群
尹健梅
王秀艳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关键词
白洋淀; 湿地; 生态水位; 生态补水方案; 识别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入淀水量不足,是造成白洋淀湿地生态及其环境恶化,淀泊萎缩的重要原因,如何修复已遭破坏的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并维护湿地的生态平衡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白洋淀湿地从1956—2000年的逐月实测水位数据,通过分析汛期和非汛期的水位经验频率以及白洋淀湿地的生态功能,确定了白洋淀周年的生态适宜水位范围为7.9~8.7 m。当白洋淀出现生态干旱,水位不能维持在7.9~8.7 m时,生态补水后应使淀水位保持在7.1~7.9 m范围内。本文从补水量和补水时间2个方面,对白洋淀湿地的生态补水方案进行了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09+118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试论引岳济淀工程在白洋淀生态补水中的作用 [J].
沈秀云 ;
李兰贵 ;
赵卫国 ;
胡荣花 .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 (03) :59-61
[2]   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研究 [J].
赵翔 ;
崔保山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5, (05) :1033-1040
[3]   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李英华 ;
崔保山 ;
杨志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62-68
[4]   白洋淀功能区划分原则 [J].
赵英魁,张秀清,马大明,张玉田 .
环境科学, 1995, (S1) :40-41+46
[5]   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影响因素 [J].
文丽青 .
环境科学, 1995, (S1) :50-52
[6]  
白洋淀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 白洋淀国土经济研究会等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