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劳动力转移机制及其实证分析

被引:17
作者
唐颂 [1 ]
黄亮雄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市场潜能; 收入差距; 劳动力转移; 集聚;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3.02.003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NEG)强调劳动力为了节约购买产品的运输成本而倾向于转移至产品生产集中的地区(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本文主要关注的核心内容便是这种劳动力转移机制。文章在NEG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了1985~1990、1995~2000、2005~2010时段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这种前向联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我们发现,NEG理论所说的前向联系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得到证实,并且劳动力的转移还受到预期工资、转移成本、气候、生活质量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发现为补充和完善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84 +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J].
王智强 ;
刘超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1) :56-61+126
[2]   地区市场潜能、出口开放与我国工业集聚效应研究 [J].
孙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7) :47-60
[3]   市场潜能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刘修岩 ;
殷醒民 ;
贺小海 .
世界经济, 2007, (11) :56-63
[4]   基于风险分散的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研究 [J].
陈芳妹 ;
龙志和 .
统计与决策, 2007, (11) :53-54
[5]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J].
潘年祥 .
今日科苑, 2006, (09) :57-57
[6]   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 [J].
李晓春 ;
马轶群 .
管理世界, 2004, (11) :47-52+155
[7]   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 [J].
范剑勇 ;
王立军 ;
沈林洁 .
管理世界, 2004, (04) :22-29+155
[8]   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 [J].
赖小琼 ;
余玉平 .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02) :22-26
[9]   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 [J].
周天勇 .
经济研究, 2001, (03) :75-82
[10]  
Market access and the other determinants of North–South manufacturing location choice: An application to the Euro-Mediterranean area[J] . Corinne Bagoulla,Nicolas Péridy.Economic Systems . 20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