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bar基因转化玉米幼胚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邸宏 [1 ]
刘昭军 [2 ]
卢翠华 [1 ]
王振华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
关键词
玉米; 农杆菌; 抗除草剂基因(bar);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08.02.002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采用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化3个玉米自交系的幼胚,并对遗传转化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4-D浓度为2 mg·L-1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农杆菌最佳的侵染时间为20 min;乙酰丁香酮(AS)明显提高了幼胚的GUS瞬时表达频率,适宜浓度为200μmol·L-1;温和选择方法适于幼胚转化,不定芽诱导培养基、芽伸长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潮霉素的浓度分别为8、6、2 mg.L-1;获得7株PCR检测以及除草剂抗性试验阳性植株。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转化及转Bt基因植株的抗虫性 [J].
王国英,张宏,谢友菊,戴景瑞,米景九,李太源,田颖川,乔利亚,莽克强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5, (03) :49-53
[2]   High throughpu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n maize [J].
Zhao, ZY ;
Gu, WN ;
Cai, TS ;
Tagliani, L ;
Hondred, D ;
Bond, D ;
Schroeder, S ;
Rudert, M ;
Pierce, D .
MOLECULAR BREEDING, 2002, 8 (04) :323-333
[3]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friable, embryogenic maize callus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 -proline[J] . C. L. Armstrong,C. E. Green.Planta . 198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