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层变密度直接反演法研究下扬子地区的岩石圈构造

被引:10
作者
陈胜早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多层变密度反演; 岩石圈结构; 构造演化; 下扬子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多层变密度直接反演方法研究下扬子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并讨论其大地构造涵义及演化问题。文中给出了三次样条密度-深度函数的重力正演公式,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算法,得到岩石圈内G5、G6、G7三个主要密度界面,它们分别相应于中地壳低密度层底面、Moho面和上地幔顶部低密度层上界面。通过岩石圈结构分析,得到以下结果:杭州湾—海盐—嘉兴—长兴—高淳—芜湖隐伏深断裂是一条北西向的一级构造边界,它对下扬子区的大地构造发展和地壳演化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样条与插值.[M].李岳生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 [2] 样条函数与变分方法.[M].[美]普伦特(P·M· Prenter) 著;柴家振;江伯南 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 [3] 计算数学简明教程.[M].何旭初等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 [4]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
  • [5] 样条函数方法.[M].李岳生;齐东旭 著.科学出版社.1979,
  • [6] 非线性方程组解法与最优化方法.[M].王德人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 [7] 最优化方法.[M].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 编.科学出版社.1978,
  • [8] 对比折射法.[M].(苏)甘布尔采夫(Г.А.Гамбурцев)等著;俞寿朋译;.地质出版社.1955,
  • [9] Gravity anomaly and density structure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zone.[J].Chi-Yuen Wang;Feng Rui;Yao Zhengsheng;Shi Xingjue.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1986, 1
  • [10] 对中国东部苏浙皖区壳-幔结构的新认识
    陈胜早
    [J]. 科学通报, 1987, (13) : 1016 -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