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段生排烃史模拟及分析

被引:2
作者
曾龙伟
刘立
郑永红
机构
[1] 吉林大学
[2] 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生烃史; 排烃史; 模拟; 辽河盆地; 东部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区的生排烃史的研究是基于地史、热史的模拟基础上进行的 ,生排烃史的模拟是含油潜力预测的有效手段。从生烃强度来看 ,本区的生烃强度中心位于牛局—青龙台构造带 ,说明东部凹陷北段具备生烃洼陷 ,是形成独立的含油气系统的基础。本区三套烃源岩为 :沙三段下部、沙一段和东营组。各时期的排烃量在东营组沉积末期达到高峰 ,反映了东营组末期右旋走滑运动对油气运移的巨大影响 ,是油气幕式运移的有利证据。本区的排烃强度中心位于牛局—青龙台构造带 ,油气呈发散式向两侧运移 ,因此 ,除本区的牛局—青龙台构造带外 ,茨榆坨高垒带和东部陡坡带也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东营组时期是排油及排气量最大时期 ,占总排油量 35 87% ,占总排气量 90 2 % ,沙三段沉积末期的排油量仅次于东营组沉积末期 ,说明本区的含油气系统至少有两个关键时刻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应用与进展.[M].胡见义;赵文智主编;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  
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M].庞雄奇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