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的演化
被引:28
作者:

程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矿系

万天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矿系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矿系
来源: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论述了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的活动性。根据其活动特点,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可分5个时期:①古新世至早始新世,除沂沭断裂带中、南段为右行走滑运动外,其余地段都为张裂活动;②中始新世至渐新世,莱州湾以北地段以张性活动为主,而以南则为压性逆冲活动;③中新世至早更新世,渤海湾地区张裂活动强,其以北地区较强,而以南地区弱,且兼有左行滑动;④中更新世,断裂活动平静,在沂沭断裂带中形成该时期的夷平面;⑤晚更新世至今,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沂沭断裂带,断裂活动强烈,其性质为右行走滑—逆冲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郯庐断裂带赤山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
[J].
汤有标
;
姚大全
.
中国地震,
1990, (02)
:65-71

汤有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姚大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2]
山旺古火山口的发现与山旺化石的形成环境
[J].
李泰来
;
赵弢
.
现代地质,
1988, (04)
:489-494

李泰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地质学校

赵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地质学校
[3]
沂沭断裂带现代活动特征及其与强震构造的关系
[J].
陈国星
;
高维明
.
中国地震,
1988, (03)
:136-141

陈国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郯庐断裂带的分段与沂沭断裂的活动性
[J].
郑朗荪
;
高维明
;
郑传贝
.
中国地震,
1988, (03)
:129-135

郑朗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临沂地区地震办公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传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临沂地区地震办公室
[5]
沂沭断裂带第四纪盆地
[J].
郑传贝
;
郑朗荪
.
中国地震,
1988, (03)
:168-173

郑传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临沂地区地震办公室

郑朗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临沂地区地震办公室
[6]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活动特征
[J].
吴少武
;
张绍治
;
刘仲方
.
中国地震,
1988, (03)
:164-167

吴少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震局

张绍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震局

刘仲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震局
[8]
鲁南地区活断层近期动态观测与分析
[J].
王华林
;
贾占岭
;
苏孟如
.
中国地震,
1988, (03)
:142-148

王华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贾占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苏孟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9]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展布及其新构造活动
[J].
汤有标
;
沈子忠
;
林安培
;
张杰
.
地震地质,
1988, (02)
:46-50

汤有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沈子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林安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

张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