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坨甸交错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规律

被引:16
作者
王海燕
刘廷玺
王力
吴尧
王天帅
童新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性; 沙丘—草甸地带; 科尔沁沙地;
D O I
10.13866/j.azr.2013.03.006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科尔沁沙地沙丘—草甸相间地区,地貌形态多样、土地利用类型众多,从而导致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复杂性。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典型沙丘—草甸相间地区的调查取样与试验分析,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土壤水分总体表现为草甸地大于沙丘地,过渡带介于两者之间。就草甸地而言,植物生长越好,其土壤水分越高,保水持水性能也越好;沙丘地则与之相反,植被最稀疏的流动沙丘,其土壤含水量大于半流动半固定沙丘与固定沙丘,且有良好的储水条件。垂向上,高覆盖草甸、低覆盖草甸和农田(草甸)土壤含水量在地表下0~40 cm波动最大,40~160 cm随深度增加而递增;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微弱加大趋势。林地、撂荒地、农田(沙丘)变化程度居中。从空间分布看,研究区中东部土壤水分偏大,且向南北两侧区域递减。
引用
收藏
页码:438 / 4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北运河下游武清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研究.[D].李建辉.首都师范大学.2011, 08
[2]  
GIS与地统计学支持下的哈尔滨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康彩霞.吉林大学.2009, 08
[3]  
基于GIS的兰州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研究.[D].赵建华.甘肃农业大学.2008, 09
[4]  
基于GIS的流域土壤特性及抗侵蚀性能空间变异研究.[D].王峰.西南大学.2006, 10
[5]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Scorpan模型的土壤有机质空间模拟研究.[D].李志斌.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10
[6]   中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J].
崔向慧 ;
卢琦 .
干旱区研究, 2012, 29 (05) :913-919
[7]   民勤绿洲荒漠带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研究 [J].
张凯 ;
冯起 ;
吕永清 ;
张勃 ;
司建华 .
中国沙漠, 2011, 31 (05) :1149-1155
[8]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J].
阿拉木萨 ;
周丽芳 .
土壤, 2011, 43 (03) :392-397
[9]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水分及全氮的垂直变异 [J].
刘志鹏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5) :71-77
[10]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J].
王国梁 ;
刘国彬 ;
党小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2) :31-35